如何将文字变成广告 ——浅谈说通俗话的艺术
发布时间:2020-01-14 点击数:38 分享:

谈起通俗话,想起的必然是有“通俗小说之王”之称的法国作家大仲马,他的代表作《三个火枪手》、《基督山伯爵》都是中学生必读作品。

影视广告.jpg

当代作家余华读大仲马的小说,读得如此如醉,余华儿子看后也表示“竟然还有比《哈利波特》更吸引人的小说”。

在《基督山伯爵》中,有这么几句话:

“喜悦有时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效果,它让人感到压抑,就像痛苦一样。”

“我害怕活人的仇恨,更害怕死人的诅咒。”

“所有生灵的命运,不幸者向往的安宁。”

“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幸福与不幸,只有一种境况与另一种境况的比较,如此而已。只有饱尝最大苦难折磨的人,才能感受到极乐的幸福;只有渴求过死亡的人,才能体会到活着有多么美好。”

每一句话都没有过多的深意,叙事清楚,但大气磅礴,其大气磅礴来自于对生活的洞悉,来自每一句没有过多的修饰,从而散发的原始的美。所以,就算是家常使用的字词句,也可以有震撼的力量,而且震撼的范围更广,想必大仲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品老少咸宜。

在老少咸宜这一点上,古今中外的诗人、作家都达成了统一的共识,连诗圣杜甫的诗歌,坚持的也是老妪能解。那一句响彻上下五千年的诗句: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”不用去查文言文字典就能够知道其意思,传达出的力量也同样深厚。

不得不说,通俗话的魅力之大,特别对于广告的传播来说,其能量远大过那些文绉绉的咬文嚼字。

像美的文案:一晚低至一度电。简单易懂,正常智商的人,不用去反映,都能理解这一句话表达的意思,而且其表达的意思也不用去深挖,非常的简练。同时也将美的空调的利益点:省电表达了出来。

企业宣传片.png

所以讲文字做成影视广告或者企业宣传片,需要一步加工,那就是通俗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