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抖音做社交这么难?
发布时间:2020-06-08 点击数:1382 分享:

抖音里的弱社交关系正在试图发生改变。

抖音社交化的信号来自于最近在内测的两项新功能:“连线”和“熟人”。前者的核心功能点是一对一真实视频交友,后者为抖音的熟人关系链单独开辟一个入口(原同城入口),该入口可以观看好友的抖音短视频,培养一个熟人社交的环境。

抖音运营.jpg

若以社交关系单点来论“微快抖”,微信最强、快手居中、抖音最弱。

微信自不必说,基因本就是熟人关系网络,月活跃账户数已达到11.64亿(腾讯Q4财报)。更可比的是抖音和快手,短视频领域的多次交战,却在内容调性、用户构成、分发机制甚至基础架构上截然不同。

抖音难做社交,关乎最初的选择。从一开始,抖音选择了媒体向的路径,视频内容偏消费属性;而快手则是社交向的,视频内容侧重于普通人的记录和分享。“记录美好生活”是抖音,“看见每一种生活”是快手。

抖音选择了“推荐”,快手倾向于“关注”,并通过分发机制在推荐和关注中寻找一种平衡。无论是从双向关注体系、评论与互动活跃度等评价社交的数据指标上,快手都要优于抖音。

这样的差异在2018年进一步扩大:宿华在2018年快手年会上表示,过去一年,快手开始转型为半熟人半陌生人共存的社区,在社区里已经形成了混合的社交体验,已经沉淀了大量的社交关系。

也就是说,快手在2018年已经开始兼容社区与社交,兼容陌生人和熟人关系,这是抖音直至2020年依然没有做到的。抖音在2018年社交上的高调尝试是推出多闪,但从结果上来看,多闪的独立发展并不成功。

自媒体人潘乱曾评论快手在发展过程中的两次重要选择。“第一件事是在选择商业化路径时,宿华选择了既是用户产品又是商业产品的直播。第二件事是他在抖音靠流行内容狂飙猛进情况下,更沉下心开始坚决做熟人社交。”

快手从2017年开始布局社交,抖音最具社交意图的多项功能仍在内测中,布局时间已经晚了很多。但社交基因的缺失并不能否认媒体向产品的增长潜力,在日活跃用户数上,根据抖音和快手最新披露的数据(DAU4亿和3亿),抖音仍然领先快手一个身位。

但转过身来强化社交,抖音道阻且长。